井冈山企业红色培训拓展
井冈山企业红色培训拓展
红色拓展培训可以观光红色遗迹,又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而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我们最著名的红色圣地,是进行企业红色拓展培训的首先之地。
咨询热线:400-8800-064
微信咨询:yixuetuozhan(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在线咨询)
江西翼学拓展借助井冈山的红色历史遗迹开展了红色拓展培训课程,课程采用体验试、演讲式、专题式、现场式等等多种的课程模式,充分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决策力。
课程特色
专题教学:邀请红色历史专家学者的专家讲师,围绕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党性修养、企业现代管理等多方面100多个专题进行授课。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个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
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到革命旧居、旧址现场进行革命传统教学活动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瑞金、古田、长汀斗争时期的奋斗历史。
体验教学:让学员们体验红军当时经历困苦条件,在考验体能的同时,更能磨练他们的意志,验证他们的决心,锻炼他们能吃苦、敢吃苦、能战斗、敢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
拓展教学:红色拓展训练将现代拓展训练的理念红色革命历史相结合,在传统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创新,探索革命历史教育的新形式。主要利用特有的红色资源,在革命遗址上开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井冈山红色拓展基地介绍
井冈山保存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有10处被列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井冈山活教材。通过组织学员到革命旧居、旧址现场进行革命传统教学活动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奋斗历史。让学员在革命圣地实地感受井冈山斗争的艰辛、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井冈山和苏区精神的崇高。
黄洋界
1928年8月3日,汀赣两省国民党军队趁我红军主力远去汀南、根据地兵力不足之际,组织了四个团分两路时攻黄洋界哨口,企图占领井冈山。红四军三十一团以不足两上连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后,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命中敌人的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归来,慌乱中连夜退逃,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正在回井冈山途中的毛泽东闻讯,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
茨坪革命旧址群
茨坪毛泽东旧居: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李利昌便腾出此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 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在这里, 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 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1985年,井冈山人民在茨坪北山开始兴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踏入陵园大门,是块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大井毛泽东旧居
位于江西井冈山市大井村中央,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因墙壁为白色,当地人习惯称它为“白屋”。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白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将他这幢兵营腾出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在与毛泽东旧居相邻的黄屋是朱德、陈毅的旧居。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主要担负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展览、宣传井冈山精神、管理保护井冈山革命纪念地旧居遗址等职责。
井冈山红色拓展培训目的
把红军精神导入企业的核心文化中,有利于企业建设与弘扬“敢于亮剑、敢闯新路、敢夺胜利”的三敢精神,也有利于建设一支象红军队伍那样特别顽强、特别团结和特别有战斗力的工作执行团队。
咨询热线:400-8800-064
微信咨询:yixuetuozhan(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