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党员干部红色拓展培训基地
江西党员干部红色拓展培训基地
江西翼学拓展以传承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为宗旨。依托着江西的红色历史资源,在赣州、九江、南昌、吉安等地开展了的红色拓展培训课程。
咨询热线:400-8800-064
微信咨询:yixuetuozhan(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在线咨询)
江西翼学拓展秉承用心服务、顾客第一的服务宗旨,借鉴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严格、规范的专业训练,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专门订制了江西红色拓展培训课程,打造独具“红土地”特色品牌,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江西红色拓展基地介绍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搬迁到沙洲坝后,为召开“二苏大会”,决定在沙洲坝老茶亭村的树林中,建造一栋规模大,造型美,具有苏维埃共和国标志的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礼堂内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693人,候补代表83人,旁听代表1500人左右,每个代表都领到两本油印小册子,那就是毛主席写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在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并作了中央政府两年来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和通过了“宪法大纳”、“苏维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等决议案以及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的决定,选举毛泽东、项英、张闻天等175人为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36人。
红井
红井,是苏区时期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带领军民在沙洲坝村旁开挖的一口水井。至今,这则动人故事仍在这里广为传颂。1933年4月,毛主席来到沙洲坝后,工作之余发现沙洲坝群众都饮用池塘水,他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在经过一番调查后,下决心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毛主席的实际行动,为人民树立了榜样。从此,沙洲坝人民结束了饮用脏塘水的历史。1950年,沙洲坝人民为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将这口井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尊称它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后改为石碑),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思念之情,他们高兴地唱道:红井水甜又清,见到红井想亲人;红井清泉育万代,代代永做革命人。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江西瑞金县叶坪镇叶坪村,纪念塔塔高13米,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弹形。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如今,红军烈士纪念塔已成为红都瑞金的胜景和重要标志。
黄洋界
1928年8月3日,汀赣两省国民党军队趁我红军主力远去汀南、根据地兵力不足之际,组织了四个团分两路时攻黄洋界哨口,企图占领井冈山。红四军三十一团以不足两上连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后,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命中敌人的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归来,慌乱中连夜退逃,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正在回井冈山途中的毛泽东闻讯,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1985年,井冈山人民在茨坪北山开始兴建“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踏入陵园大门,是块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长征第一渡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个渡河过程历时9天,分布在于都城东门等8个渡口。8个渡口,当年送走了8.6万红军将士。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后,于都人民自强不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先后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于河大桥、寒信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等8座大桥,使两岸百万于都人民结束了摆渡的历史。其中位于县城的三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红军大桥”和“渡江大桥”。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褒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5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此处建有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各一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87年,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行奠基仪式,-同志亲笔题写了馆标,199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该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平面呈回廊形,主厅系重檐琉璃瓦歇山式,整个建筑典雅大方、庄严肃穆,富有民族建筑风格,主厅正前方矗立着《苏区儿女》塑像,用写实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女赤卫队员三个革命者的艺术形象,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馆陈列面积434平方米,展线161米,分为一个序厅、一个悼念厅、六个陈列室,陈烈了147名于都籍知名烈士的事迹及部分遗物。整个陈列以烈士牺牲先后为序,以英雄史实为依据,用文字、图表、实物、油画、照片、塑像等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进行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壮烈场面,是人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好地方。
江西有着总多的红色资源,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个),形成了拥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天然课堂”和“鲜活教材”课程的红色研学拓展基地。
咨询热线:400-8800-064
微信咨询:yixuetuozhan(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在线咨询)